2025全国固态电池大会暨CVD硅碳负极材料技术大会
联系人:丁善书
联系电话:13820863302
电子邮件: ahsyslt@163.com
内蒙古骅扬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4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及2万吨等静压高纯石墨材料扩建项目、煅烧炉烟气余热发电综合能源利用及数字化工场建设项目拟建厂址为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丰川循环经济开发区丰镇产业园西区。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4条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线、1条等静压石墨材料生产线,以及辅助附属生产设施,项目建设完成后,可实现年产锂电池负极材料4万吨,等静压高纯石墨材料2万吨。
本项目产品方案
产品名称 | 单位 | 生产规模 | 执行标准 |
锂电池负极材料(天然石墨) | 万t/a | 0.7 | GB/T24533—2019 |
锂电池负极材料(人造石墨) | 万t/a | 3.3 | |
等静压高纯石墨材料 | 万t/a | 2 | |
副产品 | |||
增碳剂 | 万t/a | 3.3 | YB/T4403-2014 |
项目总用地面积19.998hm2,本项目利用部分厂区原有的闲置车间建设,同时新建部分车间,已建成厂房面积及其他构建筑物占地面积为27155m2,本次拟新增厂房占地面积为25176.36m2。
本项目主要工艺包括:制球、煅烧、粉碎、整形、造粒、成品碳化、石墨化、包覆造粒、预碳化筛分除磁、压型、焙烧、汽轮发电等。项目总投资60000万元,建设期24个月。
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大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综合能力,同时,对推动察哈尔右翼后旗工业发展,增加当地财政收入,解决劳动就业,保持社会稳定,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项目工艺工程流程图:
01
杉杉、斯诺等企业扎堆布局:内蒙古负极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何在?
产业规模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内蒙古自治区锂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到 2025 年,内蒙古负极材料产能目标为 176.4 万吨 / 年。
乌兰察布市(本文项目所在地)是内蒙古负极材料产业的重要聚集地,2025 年商都县力争负极材料年产能达到 40 万吨,产值达到 30 亿元,打造全市领跑、内蒙古领先的现代化锂电池负极新材料生产集群。
该市共有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企业 17 家,产能 67 万吨,是全国最大的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地级市,且 2025 年正在推进 7 个负极材料项目,产能 47.7 万吨,力争总产能突破 70 万吨。
企业布局
杉杉股份在内蒙古包头市投建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二期于 2022 年达产,结合一期共建成 10 万吨负极材料产能。
鄂尔多斯新创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 8 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也在稳步推进,总投资 27.15 亿元,分三期建设,一期已投入试生产。
内蒙古斯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实现了对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的改性研究,并将其推动至产业化阶段,对原有 1.6 万吨 / 年的负极材料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后,产能提升至 2.4 万吨 / 年。
国佳(内蒙古)新材料有限公司在沙尔沁工业区启动纳米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总投资 200 亿元,规划建设 1200 条粉体生产线,年产 10 万吨硅碳负极材料。
技术创新
内蒙古斯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型改性锂离子石墨负极材料,通过表面造孔处理的人造石墨粉与纳米级硅粉相复合,并采用改性可纺沥青进行二次包覆,提高了材料的比容量、循环稳定性和首次库仑效率,达到了国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鄂尔多斯新创新材料有限公司边建设边研发,累计取得 8 项自主知识产权,生产出的负极材料产品具备高倍率、长循环、低温性能好、插锂电位低等优点,还创新研发出煤基焦粉制备负极材料专利技术,实现了废弃资源回收再利用。
发展优势
一是资源丰富,内蒙古拥有较为丰富的锂矿资源,全区探明锂矿资源总矿石量约 6.2 亿吨,折碳酸锂当量 741 万吨,约占全国的 32%,占世界的 5.5%,同时还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为负极材料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二是能源优势明显,内蒙古拥有全国一半以上的风能资源和超五分之一的太阳能资源,风光资源技术可开发容量达 108 亿千瓦,低廉的电价吸引了大批负极材料企业建厂。
三是政策支持,当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锂产业发展,在锂矿资源勘探开发、技术创新、产业集群产业链建设等多个方面重点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