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国固态电池大会暨CVD硅碳负极材料技术大会
联系人:丁善书
联系电话:13820863302
电子邮件: ahsyslt@163.com
浙江赛勒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位于浙江省兰溪经济开发区光膜小镇兰溪市兰江街道富民街 100 号,是一家专业从事电子专用材料研发和生产的企业。浙江赛勒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是由兰溪致德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全额投资,兰溪致德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先进电池材料研发、生产、应用的创新型企业,致力于开发锂电池用高容量硅碳负极材料。公司创始团队核心成员由硅材料、碳材料、电池、设备开发等领域的专家共同组成,具有深厚的技术背景。
浙江赛勒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本着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目标的发展思路,为适应市场产业趋势,决定对原年产 8000 吨硅碳一体化负极材料项目进行技术改进。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浙江赛勒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年产 8000 吨硅碳一体化负极材料技改项目
建设单位:浙江赛勒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建设性质:改建
项目性质:改建
建设地点:兰溪市兰江街道富民街 100 号
投资金额:本项目为技改项目,总投资 10000 万元,固定资产投资 9000 万元。项目达产后,预计可年新增销售收入 600000 万元。
建设内容:本项目更新部分用能设备,增加反应精馏塔及其附属设备设施,4 条自动化包装线,2 条自动化物料运输线,1000 吨硅烷卸车生产线,盐酸罐 1 个,2 套焚烧喷淋系统、5 套尾气喷淋系统,改造甲类仓库 1 个(储存乙炔和丙稀配合生产车间使用)及其配套设备设施和管线,一套液氩设备设施以及管线(作为生产保护气使用),一套污水处理设备(30 立方沉淀池及 20 平方压滤机),更新设备之间管道配管等,推动项目智能化、节能化升级改造。本项目分批建设情况为:800 吨、2000 吨、2000 吨和3200 吨,合计总共 8000 吨。
企业引进母公司的技术对原有产品进一步优化,在产品原料中加入乙炔/丙稀来提高产品使用的安全性,以此来抢占市场。
01
浙江负极材料 "硅" 步领先:从石墨基底到硅碳创新
企业众多且实力强劲
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在硅氧产品和硅碳产品方面成果显著,硅氧产品已大批量供货海外顶级客户并成功装车应用,还解决了二代硅氧低温循环难题,自主研发的球形硅碳和高性价比硅碳产品即将量产,且在宁波布局了 4 万吨硅基负极产能。
浙江碳一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携手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突破性研发出新型硅碳负极,率先建立国内千吨级气相法制备产线,核心产品性能优异,已获国际顶级电池客户青睐。
浙江启源新材料有限公司,依托母公司新安股份的产业资源与技术积淀,在石墨负极和硅基负极领域均有布局,石墨负极主打产品在快充技术等方面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同时计划在新型硅碳负极领域加大投入和产能扩张。
技术研发创新活跃
浙江碳一新能源与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利用实验室在硅材料领域的研究优势,实现了新型硅碳负极的技术突破。
格源新材料凭借中科院及顶尖锂电负极材料企业的核心力量,在硅基负极材料方面持续创新;星科源创新推出全新一代 CVD 纳米硅技术,解决了商业化难题。
杭州的大学生科研团队也成功研发出新型高熵氧化物负极材料,为新能源锂离子电池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产能扩张加速
浙江启源人造石墨负极生产基地分布在浙江、湖北等地,产能 5 万吨 / 年,2027 年底将形成 10 万吨有效产能,还计划通过战略合作再布局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 10 万吨 / 年,其新型硅碳负极在浙江规划首期 5000 吨 / 年,在建 100 吨 / 年。
浙江赛勒正在推进年产 8000 吨硅碳负极材料项目,重点打造年产 5000 吨硅烷前端生产线。
苍海禾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计划未来 3 - 5 年打造首条万吨级的多孔碳甚至于硅碳负极的生产线。
产业布局多元
兰溪致德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专注于硅碳负极研发,掌握低成本纳米化核心制备技术,产品历经迭代,性能不断提升。
中锂电(浙江)新材料有限公司专注于锂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研发及生产,拥有众多科研平台。
此外,还有企业利用废弃秸秆生产电池负极材料,如浙江苍海禾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利用农作物秸秆提取的木质素制备硅碳负极用多孔碳,实现了变废为宝,为新能源产业提供了绿色环保的材料解决方案。
02
2025硅碳负极项目一览
杉杉股份:总投资 50 亿元的宁波 4 万吨硅基负极一体化基地,是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硅基负极生产基地。
一期 1 万吨产能于 2024 年下半年部分投产,2025 年初实现批量出货,截至 2025 年 5 月,一期产能已部分满产,月出货量超 800 吨,其中 30% 供应固态电池客户。
硅碳负极已进入蔚来 ET9、小鹏 G9 等车型的供应链,配套半固态电池车型将于 2026 年量产。
宜昌联创和洋科技产业有限公司:年产 1 万吨硅碳负极新材料项目于 2025 年 6 月 9 日正式启动环评程序,总投资 10 亿元。
晟皓电子级硅烷及硅碳负极新材料项目:2025 年 1 月 10 日在宜昌高新区开工,总投资 56 亿元。
内蒙古星飞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一期年产 5000 吨硅碳负极材料项目于 2025 年 1 月 7 日完成备案,总投资 17.5 亿元,建设地点在呼伦贝尔市呼伦贝尔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拉尔产业园,计划建设起止年限为 2025 年 5 月至 2026 年 12 月。
兰溪致德:计划 2025 年底前完成 8000 吨一体化硅碳负极项目,叠加现有产能,总供应能力将超 1 万吨。
公司自 2016 年启动研发,已掌握低成本纳米化制备技术,其多孔硅碳产品克容量达 1800mAh/g,首效 92%,性能对标国际龙头 Group14。2024 年,公司营收突破 1 亿元,并与宁德时代、欣旺达等头部电池企业达成长期供应协议。
金昌恩晖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年产 1 万吨硅碳负极项目于 2025 年 2 月 27 日随甘肃省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 10 亿元,位于金昌经开区化工产业集中区。2025 年计划投资 2 亿元,预计年内完成厂房主体建设和部分设备采购。
碳一新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年产 3 万吨新型硅碳负极生产基地项目于 2025 年 3 月 24 日签约安徽池州皖江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总投资 34 亿元,拟用地 500 亩,分三期建设。
江西九江共青城市江铜硅瀛新能源项目:以突破锂电材料 “卡脖子” 技术为目标,依托江西硅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百公斤级硅碳负极中试产线基础,联合南昌大学科研团队与江铜集团产业资源,进行千吨级新型硅碳负极的规模化生产线建设。计划 2025 年内建成江西省首条千吨级硅碳负极生产线,形成覆盖 1000mAh - 2200mAh/g 的梯度化硅碳产品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