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国固态电池大会暨CVD硅碳负极材料技术大会
联系人:丁善书
联系电话:13820863302
电子邮件: ahsyslt@163.com
8月11日消息,日前,南都电源成功签署总容量高达2.8GWh的独立储能项目订单,项目将全部采用南都自主研发的314Ah半固态储能电池。这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半固态电池储能项目,实现了固态储能电池技术商业化应用的关键跨越。
本次斩获的订单由三个独立储能项目构成,总容量为2.8GWh。其中,深圳地区的项目规模为1.2GWh;汕尾地区则布局两个项目,容量均为800MWh。
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消纳新能源电量超10亿千瓦时,将极大提升区域电网接纳可再生能源的能力,有效缓解粤港澳大湾区电力供需矛盾,同时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0万吨。
该项目是公司“储能技术+场景”的重大突破。深圳作为超大型城市,对储能系统的安全性、循环寿命要求极高;汕尾则依托海上风电资源,需要储能支撑电网稳定。南都半固态电池储能系统,恰好能满足这两类应用场景的核心需求。
支撑这一超级储能项目的技术核心,是南都电源自主研发的314Ah储能半固态电池。该款电池通过“氧化物固液混合技术”和“高熔点聚合物隔膜”两项关键创新,实现安全与性能的重大跃升。
南都电源技术团队攻克了固态电解质与界面浸润剂等关键材料和工艺技术难题。
314Ah储能半固态电池创新性地应用了氧化物体系的固液混合电解质,显著抑制了电池内部锂枝晶生长,降低了热失控风险,同时兼顾了离子电导率,为电池的长寿命和高安全性提供了双重保障。
这是固态电池技术首次在全球吉瓦时级别储能项目中,实现商业应用。
此次订单的签订,体现了业内对南都固态技术和工程能力的高度认可,同时也为公司后续拓展数据中心储能、工商业储能等场景提供运行数据支撑。
固态电池技术能解决大规模储能对“超高安全”与“长久可靠”的核心诉求。对整个行业而言,大规模商用将有力带动固态电池产业链的成熟与成本下降,为行业技术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一直以来,南都电源以“研发一代、储备一代”作为技术发展战略,持续开展前瞻性研究。公司自2017年展开固态电池研制工作,是国内最早布局固态电池的企业之一。
2024年底,南都电源承担的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通过验收评审,成功研发的30Ah全固态电池破解“固固界面”难题,有效提升了全固态电池的循环寿命、倍率性能等。
2025年4月,南都电源重磅发布783Ah超大容量储能固态电池。通过“柔性两相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多层异质复合结构设计”及“电解质原位成膜”三大核心技术突破,实现了电池能量密度与安全性能的跨越式提升。
基于长期的技术积淀,南都电源将持续开展氧化物、硫化物固态电池等前瞻性技术研究,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储能行业向新能源应用“价值中心”转变。
这一超级项目的实施,标志着半固态电池技术在大规模储能应用中迈出关键一步。南都电源的技术路线验证,将为全球储能行业向更高安全、更长寿命方向演进提供重要参考。
微信扫码加入群友通讯录
2025固态电池/硅碳负极材料大会
大会议程
报告嘉宾(持续更新中...)
更多精彩嘉宾报告持续更新中......
注:排名不分先后
编辑:硅碳之家
信息来源:新浪财经、北京商报等网络公开信息
推荐阅读
2025全国固态电池大会
暨CVD硅碳负极材料技术大会
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消费电子、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智能电网、AI人工智能等新兴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固态电池在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长循环寿命等核心优势下与产业升级需求深度共振,也加速推动了硅碳负极材料的市场格局,作为固态电池的“黄金搭档”硅碳负极材料是当前唯一能同时满足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宽温度域适应性三大核心需求的材料,CVD法工艺技术逐渐成熟,硅碳负极材料在2025年可能成为放量元年,垂直生态整合形成了“硅烷气-多孔碳-硅碳负极-固态电池”的产业链结构进一步加大产业优势,在这场万亿级的能源革命中,技术突破是基础,产业链协同是关键,政策红利是加速器,场景创新是引爆点,通过垂直整合构建护城河,方能在硅碳负极与固态电池的双轮驱动下,成为全球能源革命的引领者。
由硅碳之家组织的2025全国固态电池大会暨CVD硅碳负极材料技术大会10月19-20日在南京空港国际博览中心召开,大会以“聚势赋能 创新驱动”为主题,同期活动“2025第五届江苏国际石英产业大会暨展览会”。
会议重点聚焦固态电池和硅碳负极两大热点,直面固态电池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路径,CVD硅碳负极材料产业化与市场应用,同时为学术界和产业界实质性对接交流提供平台和合作契机,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能源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扫码申请加入群聊
请备注“进群+单位、姓名、职务!